消化系統病症的針灸治療

許昇峰 主任
中國醫藥學院針灸研究中心


1、與消化相關之經絡病候
  直接相關:脾經、胃經
  間接相關:大腸經(肺經)、小腸經(心經)、三焦經(心包經)
  臟腑相關:膀胱經(背俞穴)、任脈、督脈、會穴
  肝膽影響:肝經、膽經、肝募期門、膽募日月

2、與消化相關之經絡治療穴位
  直接相關:
   脾經=>公孫(八脈八法穴)、三陰、隱白
   胃經=>足三里(胃經合穴)、天樞、內庭
   上巨虛(大腸經下合穴)、下巨虛(小腸經下合穴)梁門(五柱穴)
  間接相關:
   大腸經\肺經=>合谷\孔最
   小腸經\心經=>後谿\
   三焦經\心包經=>支構\內關
   膀胱經=>委中、承山
        背俞穴(肝俞、膽俞脾俞、胃俞、膈俞、三焦俞、大腸俞)
  臟腑相關:
   任脈=>巨闋(五柱穴)、中脘 (胃募、五柱穴、腑會)、下脘 (五柱穴)
       神闕、關元、氣海
   督脈=>長強、百會、命門
   會穴=>膈俞(血會)、章門(臟會)、中脘 (腑會)
   募穴=>中脘 (胃募)、章門(脾募)、天樞(大腸募)、關元(小腸募)
   俞穴(膀胱經)=>脾俞、胃俞、膈俞、三焦俞、大腸俞
  肝膽影響:
   肝經=>章門(脾募)、期門(肝募)
   膽經=>陽陵泉(膽經合穴)
   募穴=>期門(肝募>、日月(膽募)   俞穴=>肝俞、膽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