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新重視被忽略的十二經筋 

梁子安   主任

屏東基督教醫院   疼痛針刺科 

《素問•痿論》說:“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”就是說經筋其作用主要在於約束骨胳,利於關節表現強勁而有力的屈伸活動。十二經筋是經絡系統中的連屬部分,它的功能活動有賴於經絡氣血的濡潤滋養。從十二經筋的分布情況來看,它有一點像人體解剖肢體的肌肉、肌腱、筋膜等,但它卻不完全是肌肉相等的解剖圖。《靈樞•經脈》提出“骨為幹,脈為營,筋為剛,肉為牆”。“骨為幹”,主要是說明骨胳對機體所起的支柱作用,包括在運動時所起的槓桿作用;“筋為剛”,主要是說明骨胳對附著於骨胳,能屈伸活動,表現強勁而有力;又以肌肉(包括皮下脂肪)對全身各部分的組織臟器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,故“肉為牆”。所以筋不完全等於肌肉。從經筋的記載分析其與肌肉方面的關係,例如:足太陽之筋“起於足小趾,上結於踝”,當指伸趾長肌的小趾部分肌腱;“斜上結於膝”,當指小腿外側腓骨長、短肌。“其下循足外側,結於踵”,似指外展小趾肌;“上循跟,結於膕,其別者,結於瑞外”,似指小腿後的腓腸肌,此肌下止於跟腱,上起於股骨內,外踝;“上膕中內廉,與膕中併,上結於臀”,與大腿後的股二頭肌和半腱肌、半膜肌的分佈相似;上挾脊,上項,似指背部的棘肌、頸夾肌等; “其支者,別入結於舌本”,似指肩胛舌骨肌;“其直者,結於枕骨,上頭,下顏,結於鼻”,似指頭部的帽狀腱膜及其前後的額肌和枕肌;“其支者,為目上網,下結於頄(觀骨)”當指眼輪匝肌;“其支者,從腋外廉,結於肩”,似指背上的斜方肌部分;“其支者,從腋下,上出缺盆,上結於完骨”後段很可能是指頸旁的胸鎖乳突肌;“斜上出於頄”,當指上唇方肌。但經筋不是孤立地講某一條肌肉,而是根據肌肉方面所反映功能和病症將它們有機地聯繫起來。

據靈樞終始篇、貴賤逆順篇、逆順肥瘦篇所載,針灸需視時今、體質、病情、穴位之不同,而靈活運用。按素問刺要論云:「病有在毫毛裡者,有在皮膚者、有在肌肉者、有在脈者、有在筋者、有在骨者、有在髓者」。但現在當病患向醫師說我的「筋」痛時醫師不會去分析病患是否有十二經筋的病。是那一經筋出現病況?醫師可能不知道有十二經筋的存在或完全不相信會有「病在筋」這回事!醫師可能還會告訴病患沒有「筋」這東西現代醫學的解剖只有皮膚肌肉肌腱肌膜骨膜神經韌帶妳講的「筋」是指哪個部位呢?病在筋時,醫師不運用十二經筋治療怎麼可能會醫治好筋病呢?

針灸創自遠古。先賢遺著文辭深奧,倘無古人指導頗難理解。是以歷代以來針灸手法一向成為名師面受知秘訣。然歷代相傳之針灸導師未必一一盡知。從學生徒亦未必一一領會故年代愈遠,流失愈多。現在會使用十二經筋來治療疾病的醫師更不多見了。一般人講針灸就是想到哪個穴位治什麼病。針灸銅人也是為了幫學生背熟穴位而設計的。所以沒有穴位的十二經筋當然沒有人知道如何去用。甚至沒有人認真相信十二經筋有臨床實用價值。最後變成武術界、復健科及一般民眾口中的「拉筋」。「筋」等於了解剖上的「肌肉」而已。因十二經筋無『穴』的分布,所以於臨床治療時鮮被應用。是以一般大陸或臺灣針灸書籍也很少提及十二經筋。所以外國人所編輯針灸書籍如Gabriel Stux, Bruce Pomeranz所編輯《Basic of Acupuncture》;Dr. Felix Mann所編輯《Reinventing Acupuncture》等更不會提及十二經筋。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呼籲大家重新重視久被忽略的十二經筋。

身體最大的器官→肌肉約佔身體重量的40%切常被西醫忽略。西醫看病,一下就從X光看到骨頭、一下抽血看電解質等各種指數或一下就從超音波CT看內臟。再接再厲的做各種神經檢查,就是看不見肌肉!就是不會重視肌肉!和西醫一樣,中醫也是一下就看到五臟六腑、氣血、營氣流注等,而身體最大的筋肉就是看不見;十二經筋更很少被中醫重視!